《局部》
1.《千里江山图》
20米长手卷 王希孟画的时候18岁
开阔 许多细节
2.《死亡的胜利》
布法马克 这幅画被炸后残片被修复在墙上
欧洲最好看的是湿壁画
各文明各流派各个画家都有自己的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
早期的作品简单 幼稚 但是生猛 元气 充满想象力
艺术顶要紧的是本能,感知力。
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
尸体作为尸体,是活生生的。
中国人不画尸体,不同文化的人对死亡生命的不同看法。
3.《流民图》1943
蒋兆和-爸爸永不回来了 流民图 战后余生
“悲天悯人”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https://www.freethink.fun
今天继续说说陈丹青的《局部》,这次是增补版。我准备分集好好说一说,可能在说的过程中,如果有偏题的行为,请见谅。
《局部》出了11集,我现在看到第八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浅显易懂的美术节目,我暂时还不知道如何形容这节目,至少它不是娱乐、综艺类节目,而人文方面也不是很强。姑且把它定性为美育类节目。
和其他节目相比,陈丹青在讲美术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用一种近乎于低的方式来谈,在谈的过程中
听完第一集,关于那幅十八岁的天才画下的千里江山图。才发现陈老师述说绘画解读,已经远远超越了教科书般的解释。也许就那一句两句,点出了关于绘画和艺术的真谛,从一个大师的眼光来看。
陈老师总是说,以我看来,以我的无知,以我个人的喜欢。世界上没有不带偏见的客观的评论,永远会带着个人的立场。作为听众,我们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而我想了解的,作为大师,他怎么看绘画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
春节连着几天一气看完了十六集。艺术是直觉是本能,是可贵的无知
第二集
我很赞同陈丹青和木心对孩子气的说法,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孩子气是元气。你能保持孩子气多久,你就保留多少本真和纯粹。
另外,关注早期作品的重要性。诚然,早期作品是对旧有体系的打破和创新,虽然粗粝但却锋芒毕露。能有创造力和魄力去改变已经是最了不起的事情了。去观察早期作品的那细微的改变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
秒。
2020.3.9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到了北宋,出了像王希孟这样的天才,又少年了一下子,出人意表,光华灿烂。
《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如果把这幅图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他是忙着做加法,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他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他在黄金时代只有十八岁,他在十八岁上,又有一个宋徽宗亲自调教,如此这般
局部 第一季:大制作!局部-润物细无声的美的感知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0578zx.com/news/vid-2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