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还是很应景的,网路上的围观群众无目的长时间的窥探别人的生活。比如孤独的美食家,估计从前的人没有什么兴趣看一位中年大叔吃饭,而且这一看就是8季。于是本片把他人的日常与自我的映射上升到一个通俗哲学的高度,过分入戏投身于他人的琐碎当中最终导致迷失了自我,看戏的比演戏的还用心,于是旁观者也丧失了情感自理的能力。归根到底,窥视不是自我提升的方式,反而是一种失血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已经造血功能障碍的空壳人,结局只能是投降在巨大的宿命论的悲叹中。
“平凡而安稳,没有背叛,隐瞒和谎言,只因公平的爱而满足的人生,并不存在。人无法逃脱痛苦,能让你从痛苦中稍稍喘口气的东西,那一定是秘密。
无理由的跟踪,是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也就是将自己与他人互换,也就是说,了解彼此的人生激情和意志。要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无法代替的存在,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吧。”
白石珠听从了导师的建议把为了哲学论文的百人调研变成了一个对象的跟踪,于是所有人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To be or not to be.这个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
2017-2-13 14:44
#电影# 《二重生活》(2016)。豆瓣7.2。
本来冲着菅田将晖下的,戏份却少的可怜,比酱油还酱油。全片主打门胁麦。开头字幕很吸引人。女研究生为了完成哲学课程的毕业论文,听从教授的建议,开始无目的的跟踪邻居精英男。
为完成哲学论文,影片也如哲学一般深奥晦涩。
你眼中的别人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还挺有意思的。”
自己不去尝试,不去体验,只在脑中对别人的秘密评头论足。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人生是圆满的
人为什么而活?
是活着比较好呢,还是死了好呢
这是两回事
平凡的
宁静的
没有背叛
没有秘密
没有谎言...
公平的,充满爱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人无法摆脱痛苦,能让痛苦稍微减轻一些的,一定是秘密
在你心里我是什么样的
你想把我怎么样
对你而言 我是什么
我永远不知道
影片中的每段台词都充满人生诘问,实际上全片剧情安排十分通俗易懂,女学生亲眼目睹一个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的变故,甚至自己也参与其中,只是最终的结局有点费解,不太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含义。女主形象亲民,没有任何光彩任何侵犯性
有味道!《二重生活》:哲学跟踪与都市感应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m.0578zx.com/news/vid-56318.html